我校金属氧化物薄膜电阳极技术及产品推广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发布日期:2021-12-10 |

我校特聘教授王传义教授团队环境电催化材料与技术研究组负责人朱云庆副教授率领研究组成员研发的金属氧化物薄膜电阳极技术及产品在多个重要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污盐处置问题成为能源化工、制药化工、印染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也是企业废水“零排放”要求中最难处置的一环,而如何进行污盐纯化及资源化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朱云庆副教授研究组与合作企业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提出了以电催化氧化技术为核心的污盐纯化处理新工艺,并设计了专利的旋流电催化处理装备,实现污盐中残存的有机物的高效快速脱除,从而实现污盐的脱色及精制。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是“国内首台套”污盐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年产10万吨精制盐,为企业年创造经济产值上亿元。

朱云庆副教授率领研究组成员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和热分解技术,攻克了传统溶剂法制备的电阳极使用寿命短、催化效率低的难题,建立了高性能、长寿命电阳极的生产方法,并建设了年产6000 m2电催化阳极材料的生产线。相关技术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其中4项专利实现了转化应用,获的校企合作到位经费340余万元。该技术成熟后,前沿院先后组织该技术成果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第五届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会等重大平台推介对接10余次,有利促进了该成果的市场推广。2021年经前沿院推介该技术入选秦创原春种投资基金项目的支持,成立陕西镐丰京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推广,目前公司已建成年产6000 m2电催化阳极材料的生产线,并与合作企业中标了多家大型企业的重点建设项目,真正实现把科研成果从书架搬到货架,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煤化工废水由于其高盐、高COD、高毒性的特征,是一类典型的难处理工业废水,朱云庆副教授研究组在充分分析其水质特性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提出了“高效隔油+物化预处理+Fenton氧化+电催化氧化+双膜分离+多效蒸发”的集成处理工艺,并建设了处理量1000吨每天的煤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设备,其中,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采用朱云庆副教授研究组的专利电极材料和设备,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稳定企业回用标准。

此外,朱云庆副教授研究组针对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将电催化氧化技术应用于在纳滤出水深度处理、纳滤浓缩液处理等工段,不仅实现了企业外排水的提标,使出水可稳定达到垃圾渗滤液表3排放标准,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纳滤浓缩液难处理的难题,为膜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关键卡脖子问题。

目前,朱云庆副教授研究的核心点催化氧化技术已协助企业签订合同总额5000余万元,实现了年处理有机废水200余万吨,年削减COD 36万吨,削减总氮3.6万吨,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环境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核稿:强涛涛 编辑:郭姗姗)